發布時間:2019-01-07 瀏覽量:
近日,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全球運行服務,原計劃于2020年才開始的全球組網已在今年提前進行。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也標志著中國進入更快的信息服務,人工智能、信息化服務有著更進一步發展。同時,對于提高中國國際地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維護國防安全等,具有十分特殊的戰略意義。
北斗衛星導航的軍事意義
離開導航系統,精確打擊是難以想象的,現代化戰爭背景下,失去精確打擊能力,就等同于被動挨打。美軍曾在多次軍事行動中關閉或干擾敵方的GPS服務,這種單方面絕對優勢是非常可怕的。
現代軍事,一旦有了北斗衛星導航,可在千里之外進行精確獵殺。北斗導航系統的建立,意味著中國的精確打擊能力是不可以被單方面剝奪的。如此一來,才為軍事力量提供了至少平等的對抗條件:要么都準,要么都瞎。
由此,北斗導航,不止是技術服務,不止是大國工程,更是支撐大國地位的一大支柱,也是大國力量的基礎。
現在的北斗衛星,已經可以滿足國內需求,并可為周邊國家提供相關服務了,當然,這只是中國導航系統的一個開始,其目標是向全球客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讓美國GPS不再孤寂。
經濟發展與商業意義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航天的高科技工程,它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可以顯著地增強國家的科技、經濟和工業實力,是一個國家大國地位和綜合國力的標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國民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通信、電力、金融、氣象、海洋、水文監測等各個方面。“北斗+5G+智能技術”所開啟的“數字經濟”與“智慧社會”,將對中國經濟發展極為重要、對信息化建設、助推中國經濟建設意義重大。
民生應用的意義
隨著對“北斗導航”研究的深入,“中國北斗”逐漸從創新型科研轉換成實用性科研,將“北斗”運用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開始向貼近民眾生活的方向轉變。隨著手機導航、穿戴設備、海洋漁業、智能制造等不同行業應用,“北斗+”概念逐漸實現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國北斗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在汽車領域大規模應用,涉及汽車制造業、汽車電子制造業、車載信息服務商。同時,重特大道路運輸行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裝載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實現實時監測,可以有效加強道路安全監管。
未來,北斗北斗衛星導航結合5G、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啟自動駕駛,可不必自己親自開車即可穿梭在城市里。多系統、多信息融合提升技術和應用水平,使北斗時空信息傳輸更快,位置更精確,圖像更清晰,用法更巧妙,促進北斗在各個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銀河號”絕不重演,
大國重器,必須靠自己!
1993年7月23日,美國無中生有地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將制造化學武器的原料運往伊朗。當時,“銀河”號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來。事后才知道,這是因為當時美國局部關閉了該船所在海區的GPS導航服務,使得船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行駛。
“銀河號事件”清楚地意識到:衛星導航,中國一定要自己研發出來!
2000年,伽利略系統立項;2003年,我國率先加入該項目,投資超過2億歐元,并迅速成立了中歐衛星導航技術培訓合作中心。
然而,造價僅僅相當于一個歐洲中型機場的伽利略系統(35億歐元)進展很不順利,歐盟麾下各國明爭暗斗,導致這個項目被不斷推遲——計劃于2006年前后建成的系統至今仍未完成。中國雖然是投資方,卻被不斷排擠,歐盟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究都把中國排除在外。中國果斷決定:自己干!
2007年,中國開始正式建設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就是熟知的北斗二代。到了2012年,中國已經發射了16顆衛星,完全覆蓋了亞太地區。
北斗二號的建設與運轉給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目光已超越亞太地區、投向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于是,北斗三號正式開始建設。2015年,中國發射了北斗三號第一顆衛星,目前,進入建設高潮期。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嶄新的歷史,是極其不凡的一年,經過自主研制,自主開發,解決困難,走出區域,再到全球,這些都值得讓歷史銘記。這就是真正的中國技術,也是中國的“大國重器”!今日的“北斗”,遠遠超越當年的設計。明日的“北斗”,或許只受想象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