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2 瀏覽量:
金秋時節,顆粒歸倉。在產糧大省湖北省,許多現代化農莊和合作社,呈現出一幅別樣的智慧豐收圖景:一臺臺裝有北斗智能終端的農用機械,根據農機手的設定路線自動作業,收割機完成水稻等秋糧收割,旋耕機過來完成翻地工作,植播機準備播種其它作物……
“但聞機器響,少見農人忙”的智慧農業生產場景,不再是個案,而是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湖北農村地區。農業機械“慧”種田,離不開北斗智能終端為它們“開眼導航”。
從湖北省農機推廣總站獲悉,到今年9月份,全省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農用智能終端(北斗作業監測終端、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輔助駕駛系統)5.4萬臺套。大約每7臺套產品中有1臺套是武漢“光谷造”。從育秧到耕整地,從播種到田間管理再到收獲、烘干甚至精準抗旱、農村金融等方面,北斗技術正助力“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湖北應用北斗農機終端超5萬臺套
9月21日,央視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別節目《共和國巡禮》走進湖北,下午3點到4點在總臺央視新聞頻道播出,在節目“多視角‘瞰’秋收 ‘慧’收‘慧’種田”篇章中,湖北省首批北斗智慧農場之一、監利市興華智慧農場出現在電視畫面中。
打開操作頁面、輸入指令數據,一臺裝載了無人操作系統的耕整機自動開出機庫,沿著設計好的路線,進入田塊開啟翻耕作業……這家農場的主人已經習慣對著電腦,點點鼠標、動動手指,操作管理系統遙控20余臺套北斗智能終端農機和農莊的其他科技設備。
10月中旬,在政策支持下,農場自2022年起采購了一批北斗智能終端農機(北斗芯片和管理軟件服務由武漢光谷企業提供),用于自用和提供社會化服務。每年單臺收割機的水稻社會化作業面積能超過6000畝。
“只聞機器響、少見人奔忙”的高效農業豐收場景,在興華智慧農場不再稀奇。眼下,這里接近完成農場水稻的收割任務。
湖北省已經突破性建成20個北斗智慧農場和智能農機示范基地,農場的負責人一半比例以上都是“新農人”,他們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開發智慧農業發展全新場景,極大地推進了湖北省北斗大規模集成運用。
記者了解到,北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日漸廣泛,而湖北省在全國北斗應用、農機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處于國內前列。
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蘇仁忠介紹,截至2024年6月,全國已有超過100萬臺套的北斗智能終端設備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作用。北斗技術數字化持續賦能拖拉機、收割機、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插秧機、糧食烘干機、噴桿噴霧機等設備。
相關北斗農機累計監測各類作業面積1.58億畝,烘干糧食1678萬噸。北斗農機終端通過提供厘米級定位和實時動態測量,顯著提高了作業精度和效率,減少了人工成本和風險。
據悉,2013年,國家北斗辦將湖北省列為北斗導航應用示范省。2015年,湖北省立項支持北斗農用機械納入全國首家行業應用示范項目。隨后開始在全省農業生產管理領域推廣輔助駕駛系統、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北斗作業監測終端等各類北斗農用智能產品。
“十四五”期間是北斗農機規模應用快速發展階段。到今年9月份,全省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農用智能產品(北斗作業監測終端、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輔助駕駛系統)5.4萬臺套。
其中,大約每7臺套產品就有1臺套終端是來自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企業研發;并且,“光谷造”北斗終端應用占比還在繼續提高。
光谷技術助力農民“慧”豐收
“武漢北斗產業科研密度全國領先,在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月中旬,在武漢召開的北斗應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認為,湖北武漢一直引領全國北斗技術創新和中部北斗產業發展。
作為亞洲測繪之都,湖北是國內北斗定位導航技術的最早發源地: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學科排名全球第一;武漢聚集該領域國內頂級領軍人才,為我國北斗領域培育了大量優秀人才;有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50多個……
武漢還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北斗產業集聚地,在芯片研發等領域引領全國。企查查數據顯示,湖北北斗相關企業達2500多家。武漢光谷是北斗產業集聚地,一批科創企業積極把北斗的定位導航授時等應用場景,從天邊拉回眼前、拉到田間。
武漢依迅北斗推出的“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農機自動駕駛平臺及終端應用”項目,入選武漢市2023年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揭榜掛帥”項目。目前,源自光谷技術的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駕駛插秧機、播種無人機在湖北、江蘇、新疆等多個省份的田野里大顯身手。
據悉,根據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工作要求,我省計劃到2025年底,建成基于北斗的10個智慧農場和100個智能農機應用示范基地,推廣安裝6萬臺套北斗農用監測終端和3000臺套輔助駕駛系統,力爭打造北斗農用全國示范標桿。(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