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24 瀏覽量:
6月23日9時43分,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當它在太空徐徐打開太陽翼,一個數千億規模的大市場也隨之打開。
5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直指4000億元,而北斗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市場份額,僅與北斗衛星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就有12家。
武漢是我國北斗產業的科研重鎮,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擁有大批科學家與創業公司。
北斗系統全球組網,光谷軍團能否抓住“天機”?
隱形冠軍伴“星”奔跑17年
2003年,24歲的付誠以8000元起步,創立武漢依迅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7年過去,依迅從一家公司衍生出7家子公司。作為光谷北斗軍團的領軍企業,該公司在北斗高精度組合制導、北斗原子鐘授時、視覺測距與AI識別等領域技術領先。
日前,武漢東三環上,一輛特殊汽車引得過往司機瞪大眼睛——駕駛室里,方向盤自己轉動,司機竟在“喝水翻報紙”。這輛由東風風神A60改裝的自動駕駛汽車,從光谷二路至武漢火車站來回近60公里,均靠北斗“天眼”及電腦程序控制完成。“翻報紙”的司機,正是依迅的研發人員。
“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只是我們在北斗領域的應用之一。”依迅電子董事長付誠介紹,依托北斗衛星系統,該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早已深入公交出租、環衛渣土、客運物流、農業機械及各類設施的安全監測、物聯感知等領域。
今年疫情期間,依迅電子研發出“北斗+AI體溫檢測系統”,搭載北斗時空信息技術,可將健康碼與地理坐標疊加,令個人軌跡實現可追溯。每次測溫,不再是個人、小區和社區的孤島式數據,而能通過北斗衛星組成一張龐大的體溫軌跡網。
30家北斗企業覆蓋上中下游
目前,光谷在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北斗芯片、北斗國家化等方面,擁有企業近30家,主要從事北斗導航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和應用服務。
截至目前,我國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臺(套);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近300款。
劉經南院士表示,進入智能時代,“5G+北斗”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其最大的好處是系統的全球性,能實現全球時間的精確同步,可以在廣域甚至全球把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給5G,賦給其他系統,如道路、環境等。湖北北斗產業的想象空間,關鍵是要與5G、車聯網、電力網、工業互聯網等大的應用場景結合起來,拉動產業起飛。
文章來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