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30 瀏覽量:
這里包括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航天飛機,還有國際合作的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建設都是如此。
中國航天也有著同樣的說到做到傳統,都是在預先公開宣布的時間框架內完成在預先公開宣布的時間框架內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除了剛剛起飛、準確入軌的長征七號,已有很多例子。
這種說到做到,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人品,也是一種知己知彼:清楚地知道自己挑戰的難度,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突破的能力與實力,以此為基礎計算出自己要用多少的時間。剩下的事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由此看來,如果從事一種探索性、創新性、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事業,全心全意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它或許要用去一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才能有所最終的成就,因而也需要那種“用一生來做一件事”的執著與堅守。只有依靠這樣的一批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航天不是單打獨斗,它需要國家、社會能夠培養出一大批這樣的人物,同時還存在一種機制,能為這些人才建立值得奮斗的目標,把他們有效組織起來共同為了這個目標而奮斗。能不能做到這一切,本身就是對國家和民族凝聚力的考驗。
作為中國人,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自己的國家擁有航天體系,但如果放眼世界,能夠提供這種機會的國家其實曲指可數。在韓國,經過長期培養和訓練的李素妍因為自己的國家沒有載人航天計劃,在搭載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登天一次之后不得不退出航天,遠嫁美國。在更加遙遠的南非,一位優秀的工程師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只好遠赴北美,求學、創業,最終才成就了自己今天人生的傳奇,他就是伊隆·馬斯克。因此,今天的中國擁有科學和工程人才培養和選拔體系,擁有航天發展規劃和型號發展戰略,擁有舍得投入的國家政策,是一件何其值得自豪的事情。
長征七號的艱辛研制和首飛成功,證明航天事業的國家隊成功地踐行了“用一生來做一件事”的情懷。在商業航天揚帆起航的今天,民營航天和航天創業企業,同樣要堅守這樣的信念。歸根到底,任何一個產業都是依靠它所提供給用戶的最終產品或服務來立足的。只有拿出靠得住、用得好、買得起的產品和服務,研發出創新的可靠的技術,商業航天企業才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
其中,航天產品的技術含量,決定了任何一種能夠立足的產品,研制難度都是巨大的。一種火箭如果從發動機開始設計,要用30年的時間來研制,再用20年的時間來成熟。沒有執著的大國工匠精神,是搞不出火箭來的。商業航天產品或許沒有這么長的研制周期,但無論是芯片、終端、軟件、應用系統甚至穿戴式設備,都要拿出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甚至赴湯蹈火的態度,否則,一定不是浮在面上,就是最終知難而退。
在這里,我們要再次提及馬斯克。在過去幾年里,我們一次次看到了馬斯克為了實現火箭回收而經歷的失敗以及成功。實際上相當多航天技術在突破的過程中,都經歷了這樣的反復失敗,只是馬斯克非常坦然的把這個過程公之于眾。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失敗有什么可嘲笑的嗎?想明白了,那么決心效仿馬斯克或者華為的航天創業者們,有沒有準備好把自己的某一段生命乃至全部生命投入一項值得奮斗的事業,無論經歷什么樣的艱辛和挫折都絕不動搖呢?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個同事昨天說的一句話:創業投入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瞞著家人弄出來的錢。如果時間和現金,都不敢投入,如果首先想到和害怕失敗,那是明哲保身,那是機會主義者。而今天早上一位年輕的商業航天創業者對我說:“我辭職兩年了,離開北京兩年了,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我都曾想過把自己的房子賣了。每次媒體報道,我都想著怎么不讓他們看到,因為,我到現在都瞞著家人……”
我們因此而觸動:當我們討論地球另外一邊的馬斯克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也有馬斯克式的人物在努力。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他們更多的掌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給他們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潑冷水。夢想者,用的是一生和一切,在做一件事。